服务创新

《自然》杂志顾问编辑菲利普?鲍尔 (Philip Ball)在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演讲

发布时间:2010-08-31

8月26日英国著名科学与科普作家、《自然》杂志顾问编辑、《<自然>百年科学经典(英汉对照版)》丛书的英方编委之一菲利普?鲍尔(Philip Ball)博士到访我馆并作客“科学人讲坛”发表了题为“文化跨界:科学、艺术与社会”的演讲。本次活动由国家科学图书馆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、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同举办,旨在探讨近几个世纪以来科学、艺术和社会之间的碰撞与融合。张晓林馆长主持了报告活动。刘细文副馆长、馆长助理龚惠玲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勇、章思英,以及近百位来自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人士一同听取了菲利普?鲍尔先生的精彩演讲。

首先,菲利普?鲍尔以西方人的视角阐述了科学和艺术之间存在的联系。他以1959年斯诺在剑桥作的“双重文化”演讲作为例证,阐明了学术生活中“双重文化”正变得疏远,科学家与非科学家看待问题的态度的不同性。他认为科学和艺术之间一直存在联系。以玛丽?雪莱的《科学怪人》和迈克尔?拉第的演讲为例,他介绍了历史上科学在社会中的传播方式,并讨论了科学应如何传播。比如,剧院就可以成为讨论和探索科学观点与科学含义的地方。而且科学会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,如植物茎上所生的叶子的排列方式激发了彼得兰德尔雕塑的灵感,宇宙理论启发了科妮莉亚帕克的创作。

随后,菲利普?鲍尔又以《音乐本能》一书为例,探讨了对科学理解的问题以及科学与艺术、科学与社会文化、科学与社会现象间的关系。他认为科学与艺术、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现象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,艺术能够反映科学。比如,在西方中世纪时,艺术往往是象征性的,比如教堂中的雕塑花卉在一开始非常抽象,并且与真实的花卉差别非常大。而随着古希腊的科学研究(以亚里士多德为例)的发展,这些雕塑的风格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,这些花卉看起来更加真实,有些甚至可以辨认出具体是属于哪一种花。不过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道德意义不符合时可能不被认可,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偏见将对科学产生影响。

最后,菲利普?鲍尔还以中国为例,说明了科学规律在政治方面的运用是十分深远的,“中国能够如此迅速地成长与发展,我对这种思想在中国的运用有很大的兴趣。”

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科学正以各种形态嵌入到人类社会生活中,随之,科学与社会、文化和艺术相互交融和影响,在现代社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等社会群体所认同。本次讲座中,菲利普?鲍尔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阐释了自己独到的观点,使在场听众切身感受了西方文化使者在此方面的思考和践行。讲座气氛轻松活泼,会后很多听众还就所关心问题与菲利普?鲍尔进行了友好交流。

(国家科学图书馆) ?


附件下载: